《识变、应变、求变:
煤炭行业高校服务能源转型的思考与实践》
以下全文转载
识变、应变、求变:煤炭行业高校服务能源转型的思考与实践
来兴平
◎摘 要 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煤炭行业高校作为能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要切实担负好能源报国使命,抓住人才培养根本点,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抢占学科发展制高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紧盯科技创新着力点,服务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瞄准人才队伍突破点,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强化社会服务支撑点,擦亮服务能源领域的底色。
◎关键词 能源转型;新质生产力;煤炭行业高校;世界一流学科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能源转型对于实现能源永续利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助力全球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煤炭行业高校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服务我国能源转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部署,聚焦我国能源转型战略需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住人才培养根本点,抢占学科发展制高点,紧盯科技创新着力点,瞄准人才队伍突破点,强化社会服务支撑点,以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之力担负好新时代能源报国使命。
识变:深刻认识能源转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能源转型要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根本遵循,顺应全球大势,适应时代要求,符合自身国情,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一是在世界之变中把握能源转型的重要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世界之变更加凸显了能源转型的重要性,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另一方面,地缘政治等不稳定因素交织,国际能源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加快能源转型,努力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减少对单一能源来源的依赖,成为应对国际能源领域不稳定因素的必然选择。
二是在时代之变中把握能源转型的必然性。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与自然互动的重要方面。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变革,主体能源的更替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紧密相连。从人类远古时代到工业革命前期,柴薪作为人类的第一代主体能源,用于提供生活能量和满足生产需要。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蒸汽机的改良,煤炭以其高热值、分布广等优点逐渐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工业化进程。20世纪,随着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普遍运用,石油以其更高热值、更易运输等特点,成为第三代主体能源,也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等在内的新能源,以其可再生、清洁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面对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必须深入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建设能源强国[1]。
三是在历史之变中把握能源转型的紧迫性。当前,全球力量的对比关系正发生历史性变化,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能源资源之争正扩展至能源技术之争、能源产业链之争,能源的重要性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共同决定了谁掌握了能源,谁就可能掌握发展空间;谁主导了能源转型,谁就可能占据发展先机。2013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年均占全世界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40%以上[2],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加快能源转型,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要,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的迫切需要。针对我国能源储备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发挥好传统能源支撑和兜底保障作用,是推进我国能源转型的重中之重。
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立足我国能源储备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和新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一手抓好能源保供,一手抓好低碳转型。煤炭行业高校要深刻认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牢牢把握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在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汇聚上协同发力,切实担负好新时代的能源报国使命。
1.聚焦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着力培养能源领域高质量创新人才
煤炭行业高校作为能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培养能源转型急需人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超前布局急需学科专业,打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能源产业需求侧,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能源领域高质量创新人才。坚持思想铸魂,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将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深入挖掘采矿、安全、地质、测绘等艰苦行业的育人资源,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坚持教研一体,推动课程教学团队和科研学术团队的深度融合,强化前沿成果在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中的运用,将最新科研成果动态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和成长规律,建立逐级递进的科研项目育人体系,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坚持产教融合,围绕能源行业的产业链和创新链,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为重点,以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为支撑,加强与能源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着力产出能源领域高水平科技成果
煤炭行业高校作为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要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注入原动力。要对接战略需求,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创新链,推进能源领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动新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要瞄准科技前沿,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路径,前瞻布局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领域,聚焦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技术和提升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所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从1到10”的应用研究以及“从10到100”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落地。要集聚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与能源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创新主体互补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强化项目、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联合攻克制约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技术难题,推动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将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聚焦壮大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汇聚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
煤炭行业高校作为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要坚持党管人才,引育用并举,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一流聚才育才平台、健全一流选才用才机制、提供一流重才惜才服务,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精准引进人才,对照能源产业发展需求,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分类制定人才引进评价标准,面向前沿领域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面向重点领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面向新兴领域引进优秀青年人才,持续壮大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要悉心培养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出成果,在重大项目、重点任务中挑大梁、担重任。要切实用好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体系化、多层次的人才成长平台,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持续为人才减负松绑,妥善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营造好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术生态和人尽其才的环境氛围,让各类人才能够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专心发展。
煤炭行业高校的主体是由原煤炭工业部直属高校发展演变而来,这些高校大都已划转地方由地方管理,有的更名,有的合并,有的重组,但始终与煤炭行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这些高校具有鲜明的煤炭特色,主要面向煤炭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其学科设置都紧密围绕着煤炭的勘探、开采、加工、利用以及相关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等领域。另一方面,这些高校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多分布在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辽宁等中国近代以来的主要产煤地区,在科技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应用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加快推进能源转型的背景下,这些因煤而设、依煤而兴的煤炭行业高校该如何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同时,加快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这既是时代之问,也是实践之问。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精准把握能源转型的时代脉搏,制定“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建设能源、安全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百年发展愿景,深入实施“铸魂”“固本”“拓深”“强特”“聚英”“融通”“赋能”七大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抓住人才培养根本点,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坚持“五育并举”,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和研究生教育战略地位,制定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构建服务能源转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优化专业布局,围绕能源与安全产业链、创新链,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应急技术与管理等8个战略新兴或交叉学科专业,完成采矿工程等7个传统工科专业卓越计划2.0升级改造。加强课程建设,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建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碳中和与新能源技术概论”“应急管理概论”等10余门特色通识课程,建设光、风、水能综合开发利用的教学研创一体化育人平台,打造以提升学生能源转型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强化协同育人,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实习实训基地153个、科教融合基地58个,企业兼职教师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科技竞赛年均1500余人次,与行业企业联合开设采矿工程本硕连读创新班,有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配性和有效性。
抢占学科发展制高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安全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学校紧密围绕国家能源安全重大战略,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优化学科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办学特色由煤炭领域向能源领域拓展、由安全生产领域向应急管理领域拓展。打造学科高峰,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标准,实施“一流学科引领计划”,超常规建设一流学科“特区”,全方位赋予更多人财物管理自主权,形成煤矿安全、化工安全、城市安全、储能安全等特色学科领域,举全校之力建设安全科学与工程世界一流学科。拓展学科方向,瞄准国家能源转型和陕西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重大需求,布局建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工安全、人工智能、消防科学与技术等5个新兴学科,现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促进交叉融合,实施学科群建设计划,按照“方向—团队—平台—集群”一体化递进式的思路,聚焦安全生产技术与监管、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应急处置与救援、应急装备与信息化等方向打造“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集群,聚焦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储能技术和新能源等方向打造“能源与矿业”学科集群。
紧盯科技创新着力点,服务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坚持“四个面向”,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成立“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聚力打造集学术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强化有组织科研,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持续产出和快速转化,为培育和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着力打造“大平台”,把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富油煤资源化学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获批“煤矿智能安全技术与装备”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煤火灾害防治”煤炭行业重点实验室等。着力培育“大项目”,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策划和论证,凝练特色研究方向,集中优势创新资源进行联合攻关。着力产出“大成果”,瞄准制约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以及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解决“卡脖子”问题,切实把科研做在生产一线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瞄准人才队伍突破点,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高端引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培养汇聚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以及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初步建成了一支传承有序、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制定实施学校高层次人才工作的战略、规划、政策和任务,构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多部门协同配合、校院两级有效联动的人才工作机制。强化人才引育,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修订完善《西安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办法》,针对领军人才、学术骨干、青年学者等不同层次人才,制定5个层次、10个类别的人才引进标准,建立特殊人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引育机制,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设立人才扶持专项,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早担大任。完善评价机制,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相结合,修订《西安科技大学重大成果及突出贡献奖励办法》等,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性,构建多主体、多维度、多元化的成果评价机制,更加全面准确反映人才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更加突出代表性成果和实际性贡献,有效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强化社会服务支撑点,擦亮服务能源领域的底色。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想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找准自身定位,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中发挥自身优势,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责任。发挥学科优势,全面落实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协议,主动服务大国应急体系建设,全力办好安全监管监察学院(西安),承担国—省—市三级应急管理干部培训1万余人次,承担陕西省和西部省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编制任务,开发城市消防力量管理云平台,构建了城市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助力基层应急能力快速提升。发挥人才优势,深耕灾害事故的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风险管控、应急处置全链条,牵头制定《矿井救援用钻孔通信装置》等行业地方标准7项,自主研发出国产一体化智能通风管控平台、全国首台取得煤安标志的矿用井下液态二氧化碳输送装置。发挥技术优势,深化与国家主要产煤区大型煤炭企业的战略合作,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打造服务我国能源转型的“桥头堡”,实现项目就地对接、技术就地研发、成果就地转化,帮助企业解决现实生产难题。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能源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作者: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原载2024年第23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